添加日期:2013年1月9日 閱讀:540
體溫
發(fā)熱是許多兒科疾病的主要癥狀。如果就診前已在家測過體溫,應說明是什么時候測的,共測過幾次,*高多少,也可在候診時測量;沒有條件的可用手感,以有點發(fā)燒、燙手、滾燙等詞語,大概說明發(fā)熱的程度。另外,要注意孩子發(fā)熱有無規(guī)律性、周期性以及手心、腳心、手背的溫度差別,發(fā)燒時有無抽搐、身上有沒有出疹子等其他癥狀。
狀態(tài)
孩子發(fā)病時四肢活動是否自如,頸項是否發(fā)硬;神志是否清楚,有無煩躁不安、哭鬧、嗜睡、昏睡的現象;咳嗽劇烈程度,有無哮鳴音,有無痰,痰的顏色和稀稠性狀等;嘔吐物是溢出來的,還是噴射出來的等。如果孩子腹痛、腹瀉,還要明確指出腹痛的準確部位,疼痛的起始時間及持續(xù)時間,疼痛的程度,疼痛的性質(如絞痛、悶痛、脹痛),什么情況下疼痛會更嚴重(如緊張、吃東西等)。
飲食
許多病對孩子的飲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。家長應向醫(yī)生說明飲食的增減情況,間隔次數的變化,以及孩子有無饑餓感、飽脹感、厭食、停食等,并說明孩子喝水情況--是口干舌燥而喝,還是總想喝水。另外,還要說明孩子有無吃泥土或石子、煤渣等異食癖現象,有無吃不潔食物及喝生水、吃剩飯剩菜等經歷。
大小便
如果孩子拉肚子,要向醫(yī)生描述大便的次數,大便的量,大便的性狀(如稀水樣、米湯樣、蛋花湯樣),大便的性質(如黑便、黏液便、膿血便),糞便有無腥臭、惡臭或其他特殊氣味。還要講述清楚是否同時伴有發(fā)熱、發(fā)冷、厭食、乏力、惡心、嘔吐、鼻塞、流涕等癥狀。
睡眠
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睡眠時間、睡眠狀態(tài),是不是昏睡、搖叫不醒或是稍有動靜就不能入睡,睡眠中有無驚叫、哭泣等。
病史
包括孩子以前的患病史及家庭成員的病史。治療效果如何,有無后遺癥,吃過什么藥,有無藥物過敏史等。有時還需要向醫(yī)生說明孩子出生時的情況;若孩子已上幼兒園,還應講清有無其他孩子患傳染病及類似疾病。此外,還要說清孩子此次發(fā)病的可能誘因,如疲勞、受涼、過食及意外傷害等;此次就診前還去過哪家醫(yī)院,已服過什么藥,劑量多少,以免短期內重復用藥引起不良后果。
大部分疾病在其臨床癥狀還沒有完全表現出來之前孩子就會有反應,如煩躁、哭鬧、拒食、嗜睡、過于安靜等,家長應仔細觀察。日常應注意把孩子的病歷、檢查單據收集整理到一起,在就診時,拿給醫(yī)生看,可減少不必要的重復檢查。
責任編輯:楊亞楠 www.pndqq.cn 2013-1-9 15:22:20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(lián)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www.pndqq.cn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(lián)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(lián)系郵箱:2817276005@qq.co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