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日期:2011年8月25日 閱讀:554
衛(wèi)生部腫瘤防治辦公室提供的*新數據顯示:肺癌的發(fā)病率在我國男性惡性腫瘤發(fā)病率中位居榜首,在女性惡性腫瘤發(fā)病率排名中高居第二位,且男女惡性腫瘤死亡率*高的均為肺癌。全球統(tǒng)計顯示,肺癌在惡性腫瘤發(fā)病率中占第三位,死亡率同樣排名第*。將這一惡疾稱為“頭號殺手”并不為過。
早期診斷至關重要遺憾的是,這一惡性腫瘤在較易被控制的早期階段常被患者忽略,等到查出來往往已是治療較為困難復雜的中晚期。印象深刻的是,一次,當我們告知一位肺癌中期患者診斷結果時,他連呼不信---“肯定錯了,肯定錯了!我平時那么結實,百來斤的東西扛起來就走,這次不就是咳嗽了幾天嗎?”
肺癌,如何早防早治統(tǒng)計數據顯示,淋巴結沒有轉移的早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50%.但肺癌的“狡猾”在于:它經常在發(fā)展到晚期才表現出臨床癥狀,所以很多早期肺癌的診斷都很偶然,往往在由于其他疾病,如心臟病、肺炎、肺的其他疾病需要做的影像學檢查(像胸片、胸部CT)、氣管鏡檢查、癌的細胞學檢查時才發(fā)現,這就導致僅有大約15%的肺癌能在癌細胞擴散到鄰近淋巴結或其他部位之前得到早期診斷。更多病人在明確診斷之前,癌細胞就已經擴散。數據表明,70%~80%肺癌患者就診時已是中、晚期,失去了治好機會,五年生存率很低。因而肺癌的早期診斷至關重要。
看懂身體“求救信號”
肺癌的早期癥狀包括:咳嗽、咯血、胸痛、發(fā)熱、杵狀指、關節(jié)炎、多發(fā)性周身性肌炎等。這些看似無關的生理表征,其實都是身體的“求救信號”,不能掉以輕心。
咳嗽 可以是輕度干咳,也可以是嚴重咳嗽,痰液多少不等。慢性長期咳嗽病人一旦咳嗽性質改變,如變頻或出現刺激性干咳,要警惕肺癌。
咯血 40歲以上的吸煙男子一旦出現痰中帶血、血絲或小血凝塊,肺癌的可能性是相當大的,這也是肺癌的早期癥狀之一。
胸痛 間歇性不劇烈的鈍痛或鉆痛,可持續(xù)數分鐘至數小時。如癌腫侵及胸膜則疼痛較劇烈、持續(xù)和固定。
發(fā)熱 45歲以上男性煙民長期肺部炎癥發(fā)熱,治療效果不佳者尤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性。
杵狀指 亦稱鼓棰指,表現為指、趾第*關節(jié)肥大,指甲突起變彎,常伴有疼痛。
關節(jié)炎 常與杵狀指同時存在。表現為游走性關節(jié)炎癥狀,肘、膝、腕、踝、指掌關節(jié)燒灼樣疼痛,活動障礙,可能出現水腫和脛骨、腓骨骨質增生等。
多發(fā)性周身性肌炎 表現為進行性周身無力,食欲減退,加重時更是行走困難,臥床難起。
此外,肺結核病人經正規(guī)抗癆治療無效,X線發(fā)現病灶陰影進行性**,有節(jié)段性肺炎或肺不張及偏心空洞者,以及長期吸煙者、工礦職工、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以及有家族腫瘤病史者,也應列為肺癌重點篩查人群。遠離煙草,第*“法寶”
目前,醫(yī)學上對肺癌的**病因尚未有定論,但已經達成共識的是,吸煙、有家族病史以及年老帶來的基因退化,是可能導致肺癌的高危因素。對于后兩者,看懂早期信號、定期跟蹤篩查是關鍵,而對于吸煙這一高危因子,我們能做的就是遠離煙草。同時,要重視房屋的**裝修、安排好廚房抽風設施,注意職業(yè)保護。
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,肺癌的治療效果也不斷提高。目前治療手段包括手術、放療、化療、免疫治療、基因治療、中醫(yī)治療等。手術仍是目前治療肺癌的優(yōu)選方法,而且是臨床治好的**方法。目前,多數肺癌的外科治療可以安全地通過微創(chuàng)手術完成,主要包括兩種方法:胸腔鏡治療肺癌;微創(chuàng)肌肉非損傷性手術治療肺癌。
胸腔鏡治療肺癌 就是在病人胸壁上打2-3個直徑2厘米左右的小洞,伸入手術器械切除肺癌,同時需輔助一個長5厘米左右的小切口。這種方法創(chuàng)傷很小,主要適用于癌腫很小且位置比較靠周邊的早期肺癌患者。
肌肉非損傷性手術治療肺癌 就是在不損傷胸壁肌肉,不切除肋骨的同時,保證有一個安全的手術視野,不但能徹底切除原發(fā)病灶,還能進行徹底的縱隔淋巴結清掃。
責任編輯:張亞威 www.pndqq.cn 2011-8-25 15:15:54
文章來源:
1.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”的所有作品,均為廣州金孚互聯網科技有限公司-1168醫(yī)藥招商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1168醫(yī)藥招商網http://www.pndqq.cn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.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(非1168醫(yī)藥招商網)的作品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。
3.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
4.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等問題,請在作品發(fā)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,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。聯系郵箱:2817276005@qq.com。